English Version
丁夏做客荟萃讲堂谈《西游记》小说史定位
发布时间: 2017-12-04  作者:  浏览次数: 69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123日,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丁夏做客荟萃讲堂,为师生作题为“塑造英雄到挖掘人性——谈《西游记》小说史定位”的专题讲座。

“明代将《西游记》归为‘四大奇书’,不同的是其他三本都是立足于中国本土社会和历史文化,而《西游记》取材于中外宗教的交流。”丁夏从宗教讲起,他指出宗教是中国文化比较薄弱且土壤并不深厚,以致外来的宗教会被中国本土文化吸收和消化,佛教是传入我国最早、影响最大、时间最为持久的,《西游记》就是中国本土文化销蚀外来宗教文化的一个标本,因佛教文化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力和虚拟世界而赋予这部小说以特殊的魅力,是一个佛教传奇。

“但是这个故事在中国变得一点佛教的意味都没有了,反而充满了对佛教的讽刺,在作者的笔下无一不染上了世俗的色彩。”丁夏谈道,《西游记》故事的原型是玄奘取经,玄奘高僧是一个英雄的形象。这一英雄形象却在文学演绎中不断被稀释,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西游记》章回体小说中,“唐僧”已然变成了一个“独特的矛盾体”,充满了世俗的缺陷。“在《西游记》中,不仅‘塑造英雄’是小说创作的亮点,背后蕴含的‘人性’的挖掘也是更值得后人深刻体味的精华。”丁夏以孙悟空为例,他指出,在这一人物塑造上,个人欲望被放大,为了“个人的自大”而顽强战斗恰恰体现了人性的自然,是近代人思想的萌芽,他虽能降妖除魔,却“缺乏君亲尊长的观念、不知道上下卑尊的秩序”,这样一个形象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界限,并非英雄而是艺术。

丁夏还指出,《西游记》不但宣泄了人性,还与当时的社会紧密相连。书中对天宫诸神颇多揶揄讽刺,而对地面上的皇权态度却转为了敬畏,充分反映了世俗的力量是如何强大而顽固,心理否定皇权要比制度否定需要更多的时间。这种对社会背景的滑稽与调侃,正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的状况。

“《西游记》这部经典,表现了人性的基本欲望,揭露了文化与历史的内涵,展现了‘英雄的反面’。”丁夏对《西游记》这部作品作了客观的总结和评价,指出纯粹的看书是无意义的,倡导“全民都要读,并且要有好的导读。”。

丁夏,现为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历代小说研究、古代汉语等。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诗卷》《中国诗典》《咫尺千里——明清小说导读》《简明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永恒的顿河》等。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北京市青年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荟萃学院   邮编:266580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电话:(0532)869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