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徐飞鹏教授作“青岛华人社区建筑研究”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18-10-23  作者:  浏览次数: 746

1014日,“博雅讲坛”举办本学期第一次专题讲座,青岛理工大学徐飞鹏教授作了题为“1897-1914年期间青岛华人社区与建筑研究”的报告,第三期、第四期人文素养班全体学生和学校广大师生参加报告会。

徐教授分别从1897-1914年德租时期的青岛城市社会结构形态与建筑类型、华人社区与欧人社区规划、以里院为代表的典型华人建筑三方面,阐述了德租时期青岛城市形成初期的建筑特点及其历史背景。他结合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历史地图,指出,当时的青岛建筑不仅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相互结合的特点,更突出地反映了德租时期青岛欧人和华人两大群体天壤之别的社会地位。欧人社区的建筑以单体别墅为主,居住群体主要为德国政府官员、军官、商人等;华人社区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能够容纳更多打工人群、由若干个无厨房无厕所的单间宿舍组成的群居建筑——里院。通过对1897-1914年期间青岛城市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分析,徐教授指出,当时青岛的华人85%25岁以下的外来务工单身男青年,他们的家庭成员远在异地他乡,他们在青岛港口码头等工作只是为了挣钱,并非在青岛安家立业,因此分析当时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居住需求等,他们只能在里院租住比较廉价的多人合住的功能单一的单间宿舍。

报告会结束后,徐教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青岛栈桥、名人故居、八大关等建筑的历史由来和主要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荟萃学院   邮编:266580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电话:(0532)86980920